日前,经江苏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全省20个经济比较发达乡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其中,素有“中国不锈钢之都”美誉的戴南镇荣耀入选,将被赋予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戴南镇镇区共107.8平方公里,集聚了1000多家不锈钢企业,不锈钢制品、汽车轮胎用钢帘线、自行车链轮曲柄等产品成为全国同行业单打冠军,被誉为“中国不锈钢之都”,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8.8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80.13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10.1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甚至超过了内地省份的地级市。近年来,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戴南镇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制约了经济该镇的进一步发展。限于镇级行政编制,匮乏的人员配备与需要承担的大量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相比显得不相适应。此次强镇扩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车大马小”的问题。
据了解,此次全省确定的20个改革试点镇,是从全省999个乡镇中筛选出来的,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人口规模和辖区面积均在所属省辖市中位居前列。
■四大举措
试点镇将被赋予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我省这次强镇扩权改革试点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两年左右努力,推动一批有条件的经济发达镇逐步发展成为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结构合理、体制创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新型小城市,与现有大中小城市形成分工有序、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
为此,试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探索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基层政府新型管理架构。试点镇按照副县(处)级管理,镇以下不设派出机构。
二是扩大管理权限。按照权责一致、能放即放的原则,赋予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委托给试点镇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原则上进入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试点镇成立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实行综合行政执法。
三是强化公共服务。明晰县镇事权划分,坚持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省市县各级要加大对试点镇投入,在一般预算收入分成比例、财政收入超收返还、规费和土地出让金留成等方面向试点镇倾斜,增强试点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四是增强发展活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现代新型小城市的目标要求,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经济发达镇落户条件,让有条件的农民有序转为 市民,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在试点镇就业、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逐步使农业转移人口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引导农民以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产权等。
顾雷鸣
20个试点镇名单
吴江市盛泽镇
昆山市张浦镇
江阴市徐霞客镇
兴化市戴南镇
张家港市凤凰镇
太仓市沙溪镇
常熟市梅李镇
宜兴市丁蜀镇
溧阳市天目湖镇
丹阳市司徒镇
江都市小纪镇
启东市吕四港镇
如皋市长江镇
靖江市新桥镇
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
盱眙县马坝镇
徐州市鼓楼区庙山镇
高淳县阳江镇
宿迁市宿豫区晓店镇
东海县安峰镇